人们常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同样,不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
随着A股近期向2022年10月的低点逐步迈进,网上的吐槽声也越来越多。
即便上证指数的点位并不是萎靡不振的三年来的最低点,但是因为投资者们找到了不幸福的根源:A股走势不如全球各大主流指数!
2023年以来,天天喊着离崩盘不到半年的美股持续上涨,被能源和粮食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欧洲主要国家的指数也涨个不停,日本股市涨到成为全球焦点,甚至还在打仗的俄罗斯都创了新高,更别说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又走进了上升通道。
论坛里的投资者们已经在纷纷讨论纳指和日经的指数QDII哪个好了。
这真的是2023年基金投资的新大陆吗?
答案是:并不是!投资者在之前已经千百万次犯过同样的错了。
胡适说过,嫉妒是人性中最大的恶。
这句话放到投资上,同样的意思被各个基金经理反复强调过: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过去的几年里,股民基民们可能已经发现,热点概念层出不穷,但是如果今天新能源好就去追新能源,光伏好又去追光伏,人工智能成为热点就去追人工智能,中特估涨了就去追中特估,这几番操作下来,恐怕都不见得能真正赚到钱。
对于常年在A股里摸爬滚打的投资者来说,如果被问美股、日股、黄金,哪个是你的能力圈,估计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如果连天天见面的A股的脾气都摸不清楚,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在美股、日股或贵金属投资里赚到钱呢?
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半年美国一直在加息,而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却还在上涨?别说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连首席经济学家都不一定能给出完美答案。
类推,日本股市从1989年到2012年“失去”了23年,为什么巴菲特在离2012年最低点已经翻了三倍的时候,又突然大举投入日本股市了呢?他明明是在2008年最低点看好比亚迪的人。
黄金在美元加息的时候不是应该下跌吗?当下的上涨真的是大家看好黄金的价值,而不是因为各国政府抛售美债多出来很多钱而采取的一种临时过渡的方法吗?
在很多诸如此类与历史经验悖反的问题得到正确解答之前,把A股里的钱转移到其他陌生市场里,比把钱放在A股的温水里的风险更大。
毕竟,2020年4月原油价格跌到负值的事件离现在也才2年多一点。
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的股灾里,从5000点跌到1100点,然后花了整整15年才爬出这个坑,那时国内还没有纳指QDII,只说明国内的基民比较幸运。
而中国大妈在2011年媒体连篇累牍宣传报导黄金之后的大手笔买入,必然错过了2015年和2019年的A股大牛市。
更别谈日本曾经有“失去的10年”,但那句话可能是你上中学的时候已经听到的,实际上远远不止10年。
凡此种种,若由于嫉妒别人家,把自家“宝贝”换掉的行为,在若干年后看起来是傻到极点。
但如果有投资者问,为什么A股会和其他市场的表现差异如此之迥异?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很难被完美回答。最基础的答案或许是:中国的经济周期与别国的不一样,货币政策上甚至是相反的,且人民币的地位也与别家不同。
所以在投资A股上,不用太纠结,既然来自长江黄河,就不要用密西西比河的频率去呼吸。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公司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